隆阳秋分“鲜”味足:稻花鱼跃上桌,一田双收富农家
秋分至,稻香鱼肥。在保山市隆阳区的瓦马乡与丙麻乡,连日来,村民们正忙着从金黄色的稻田中捕捉肥美的稻花鱼,将这口限定版的秋季“鲜”味送上餐桌,演绎着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”的生态致富经。
秋风送爽,稻浪翻滚。在瓦马乡安邦村的稻田里,村民们卷起裤管,手持渔网,在及膝的水田中熟练地穿梭围捕。一尾尾金黄的稻花鱼随之跃出水面,带着泥土的清新,在阳光下划出鲜活弧线,与田埂上洋溢的丰收欢笑共同构成秋日画卷。
“这些鱼吃着掉落的稻花和杂草长大,肉质特别紧实鲜嫩,是我们秋日的‘宝藏’。”一位正在捕鱼的村民笑道。这些稻田里的精灵,正是当地践行“稻鱼共生”绿色种养模式的结晶。插秧时投入鱼苗,水稻为鱼遮阴供食,鱼则为稻松土、除虫、施肥,形成了不打农药、不施化肥的生态循环。在丙麻乡,今年投放的4800斤鱼苗,预计将收获3吨高品质稻花鱼。
捕获的鲜鱼,迅速被烹饪成一道道应季佳肴。其中,“酸木瓜煮鱼”堪称本地一绝。姜片、干辣椒爆香后加入清水煮沸,放入整条稻花鱼小火慢炖,最后加入酸木瓜块,撒上香菜薄荷。汤汁酸香开胃,鱼肉细腻嫩滑,令人食指大动。
此外,稻花鱼的吃法花样繁多:香煎至两面金黄的,外酥里嫩;清汤熬煮的,凸显原汁原味的清甜;还有融入香茅草清香的烤鱼,以及用树番茄烩制出的酸甜风味,构成了当地人津津乐道的“一鱼五吃”盛宴。
这口来自稻田的“鲜”,不仅满足了食客的味蕾,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。据统计,仅丙麻乡此次预计收获的稻花鱼就达3吨。这种“一田双收”的模式,在产出生态大米的同时,也带来了可观的水产收入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活力。
秋分时节,不妨亲临隆阳,在稻香阵阵中体验徒手捉鱼的野趣,再品尝一顿地道的稻花鱼全席,将这丰收的喜悦与极致的美味,一并收入囊中。
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徐红艳 摄影报道
一审 何晓宇
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
责任校对 何丹
主编 武熙智
终审 编委 李荣